北京 天津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山西 湖南 湖北 河南 河北 广东 广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西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埙乐艺术

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上,几千年来薪火相传,演绎了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包容并蓄,成果璀璨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埙乐艺术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埙乐艺术活动范围遍布全国,陕西省的埙乐从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仍在活动,是中国埙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埙在历史上广泛存在于中国各地城乡,近代以来集中保存于少数大中城市。近几十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活动逐渐增多,埙乐艺术有所恢复和发展,陕西省的埙乐主要分布于西安、咸阳、宝鸡等城市。

埙乐艺术

埙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

埙的发展基本上以音孔的增加为主线。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古老的一枚是浙江河姆渡遗址陶埙,只有吹孔,没有音孔,距今大约7000年。1957年,在西安半坡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出土的两枚陶哨(埙),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距今大约6700年。

到了奴隶社会早期,埙出现了三音孔,河南二里岗早商遗址陶埙也出现了三音孔。到了殷代,大约公元前1000多年,埙已发展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五音孔的商代骨埙。六音孔埙在汉代已经十分流行,一直沿用至晚清。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二十多年间,吕骥、1鹏、曹正、陈重等老一辈音乐家无论从理论上或是制作实践上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通过对历代出土埙的测音工作进行中国古代音阶的考证,通过对古埙的复制工作摸索制埙的工艺。他们对于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79年,陈重先生研制出了第一枚可以进行演奏的埙,并将音孔增至八个。20世纪80年代,埙乐首次登上国际舞台,赢得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赞叹。

另外,从外观看,埙的形制由圆形、椭圆形逐渐发展为平底卵形,便于放置;其腔体开始有两种:扁腹形和圆腹形,因为圆腹的气容量大,发音厚实饱满,而最终圆腹的形制得以沿袭下来。从制作材料和工艺看,埙从原始的石制、骨制、陶土烧制,发展到现代的木制以及标准化的专业制作工艺。陶土烧制工艺至今仍在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属于传统工艺;标准化的专业制埙工艺是以树脂、砂、粘土等综合材料调以一定比例制作而成,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熟的工艺技术,由张荣华先生开创,符合传统美学和现代律学特征,兼有较强的抗震性,不易损坏。有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生产,就可以成套制作,形成系列。这是一项填补空白的事业,在埙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

随着专业乐器的出现,演奏家的创作热情不断高涨。在各种演出中,埙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听。也是在这一年,贾平凹的小说《废都》问世,埙乐艺术借助文学的翅膀重新崛起。与此同时,被誉为“华夏吹埙第一人”的演奏家刘宽忍完成了他的首盘埙乐专辑盒带,他的创作曲目《风竹》等在今天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赵良山、曹建国(曹节)、张维良、杜聪等人相继录制了各种形式的埙音乐,演奏家们不断地进行着埙乐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此后,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从影视音乐中熟悉了埙乐艺术。

与此同时,陕西的埙乐艺术也凭借其独特的特征受到人们的喜爱。埙具有由腔体空气振动发音原理和陶土材料所产生的独特音色,通观古今中外乐器史,绝大部分吹奏(管)乐器是依据空气柱振动发原理发音,极少见由腔体空气振动发音的乐器。特殊的振动发音原理是使埙具有独特音色的音响学基础。

埙乐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也延续了中国古代乐器的传统和精神。它不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埙乐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西安特产

  •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关中地区群众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丰富多彩、内容深沉广...

  • 仿宋木叶盏

    仿宋木叶盏

    仿宋木叶盏是西安美术陶瓷厂的一款陶瓷作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外观而备受赞誉。该作品荣获陕西省...

  • 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鼓乐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它起源于大唐时期,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

  • 西安扎染

    西安扎染

    西安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可以追溯到唐代长安古都。在古代,扎染技术在西安十分流行,许多皇亲贵...

  • 周至社火

    周至社火

    周至社火是陕西省周至县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清代,至今仍盛行于该地区。每年县内各乡镇和大村...

  • 荞面合络

    荞面合络

    荞面,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历史悠久的食物。它已经存在了600-700年的时间,是一种备受人们喜爱和赞美的食品。...

  • 高级宣纸

    高级宣纸

    高级宣纸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具有多种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它被誉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

  • 周至芯子

    周至芯子

    周至芯子是一种立体惊险高空社火节目,常常在节庆日表演。这个节目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通过在木平台...

  • 灞桥丁丁面

    灞桥丁丁面

    灞桥丁丁面是陕西西安市灞桥区流传至今的一道传统美食。灞桥丁丁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刘邦率农...

  • 灞桥臊子面

    灞桥臊子面

    灞桥臊子面是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被称为汤饼。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面条与臊子汤相结合,融合了面条的软...

  • 吹龟兹

    吹龟兹

    吹龟兹,又称乐,是周至民间红白喜事中常见的演奏形式。它在封建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以增添庆典气氛...

  • 梆梆肉

    梆梆肉

    梆梆肉是一种西安传统风味食品,它是用猪肉和内脏经过熏制而成的。熏制是一种烹调方法,有生熏和熟熏之分。...

  • 布贴绣

    布贴绣

    布贴绣是一种在西安地区农村流行的儿童玩具和日用品,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

  • 豆村剪纸

    豆村剪纸

    豆村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剪纸技艺而闻名。这些剪纸作品承袭了剪彩、刺绣和皮影艺术的特点,其...

  • 贵妃饼

    贵妃饼

    贵妃饼,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名点,形如圆月,色泽乳白,皮薄馅足,酥脆松软,咸中带甜,油而不腻,历史源远流...

  • 秦铜车马仿制品

    秦铜车马仿制品

    秦铜车马仿制品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它们是按照秦陵二号坑出土的铜车马制作而成的仿制品。这些仿制品具有高...

  • 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

    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

    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源自北宋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一技艺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感受到了广...

  • 户太八号葡萄

    户太八号葡萄

    户太八号葡萄是一种优质品种,具有整齐一致的果穗和丰富的果实特点。果穗呈圆柱形,平均单穗重量在500至800...

  • 临潼柿子糊塌

    临潼柿子糊塌

    临潼柿子糊塌是临潼地区独特的一种食品,具有浓厚的特色和美味。这种糊塌是由火景柿子制成的,其制作过程独...

  • 临潼果桑

    临潼果桑

    临潼区果桑种植以新丰街办湾李村、皂安村、五店村、樊赵村为主要中心,周边街办、村组也受到辐射带动。目前...